首页

国产女sm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5 22:50:14 作者:从“摘星辰”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37578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高龙安 苍雁)“上‘太空’的感觉太刺激了。”体验了30秒三维滚环,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大笑不止:“这太疯狂了,你们也要试试。”

  三维滚环是训练航天员平衡能力的设备,也是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的热门项目,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20余位留学生排队体验“太空的感觉”。

  5月23日至24日,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感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之旅”,他们走进企业、展馆,了解汽车、光学、航天等领域的发展。

  长春被誉为“汽车城”“光学城”,这里拥有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第一家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和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也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走进馆内,满眼都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十足的科技感。轻触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特有的凉意直传指尖,让人联想起古诗词中的“手可摘星辰”和“高处不胜寒”;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亲手操作空间站同款“机械臂”,完成“太空舱”对接任务;戴上VR眼镜,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一边自拍。“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船”,却无法触摸到,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然后开玩笑地说:“这是魔法。”

5月24日,吉林长春,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 高龙安 摄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激光测距、电光转换、偏振光实验,他一边阅读说明,一边分析原理。“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中德合资车企——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

  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如今正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不时还会与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相遇。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他说,自己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业的大型机械。

  卡洛斯表示,相比在电脑前画CAD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他说,从参观工厂的历史展馆到参观生产线,机械设备的变化说明这座工厂变得越来越先进。

  在厂区门前,留学生们围着几台刚出厂的汽车合影留念。卡洛斯说:“这里制造的汽车好漂亮,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事汽车行业。”(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二届法莱美—中国论坛暨扬州—法兰克福经贸交流圆桌会举办

四、尼方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支持中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方积极评价尼泊尔政府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努力,祝愿尼泊尔人民早日实现“繁荣尼泊尔,幸福尼泊尔人”的国家愿景。双方表示愿继续密切政府、政党、立法机构及社会各界交往,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双方对落实经典著作互译出版备忘录所采取的措施表示赞赏。

北京四中院:“蚂蚁搬家”式代购走私案件增多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率农工党中央调研组赴上海、无锡、镇江、南京等多地调研考察,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王路参加调研。其间,何维分别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进行了会见,并先后与上海市市长龚正、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座谈。5天时间,调研组见证了长江生态环境的哪些变化,收获了哪些治理经验?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哪些建议?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10月辟谣榜

同为C885次列车的乘客米玛和阿旺巴姆是一对夫妻,他们是日喀则定日县扎果乡的农牧民。米玛说,去年他和妻子第一次乘坐复兴号从日喀则去拉萨务工,存下了3万元(人民币,下同)存款。

服用网红“减肥药”冰毒检测竟呈阳性 一贩卖涉毒减肥药案告破

彼得斯表示,中国是新西兰的重要合作伙伴。新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新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期待双方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加强经贸、教育、文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深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推动新中关系在下个10年乃至50年实现更大发展。新方欢迎中国留学生和企业家来新留学兴业。

福建平潭首艘母港国际邮轮启航

蔡若莲指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并于2024/2025学年起将特区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比例较之前提升一倍至40%。乐见各资助大学利用放宽上限,招收更多非本地学生来港升学。同时,所有资助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不会获公帑资助,并独立于本地学额计算,确保不会影响本地学生升学机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